家也要有界限

时间: 2024-04-14 14:12:09 |   作者: 爱游戏平台

  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强调长幼尊卑和服从。于是,子女的生活被父母过度干涉,尤其是在找工作、恋爱、结婚、培养下一代等问题上。然而,在这个彰显自我的时代,年轻人一面寻求独立,一面却又陷入与父母分离的不安之中,常常进退两难。这慢慢的变成了了当下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资深家庭治疗师龙迪在近期的中国科技馆“心理学”系列讲座中提出,家庭也要有界限。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系统的组成分别是个体成员以及各个关系子系统,包括夫妻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兄弟姐妹子系统等。在龙迪看来,家庭系统中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家庭中的不同共同生活的亲属之间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会互相影响的。当丈夫妻子的关系不佳时,亲子关系自然会产生一些变化,反之亦然。那么,什么样的关系是有利于家庭系统健康运作的呢?龙迪认为,关键之一在于如何把握界限。

  家庭里的界限,指的是个体、子系统或系统同外部环境分开的无形的边界线,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离,它规定了彼此之间可接触的量。界限在维持所有家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每个子系统的自主性,是维系家庭中个体或团体完整性的重要条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家庭治疗理论中,结构学派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家庭中的每个子系统都是有其独特的功能及对成员的需求的。如果子系统之间彼此干扰,界限模糊,就会影响子系统内功能的发挥。比如,两口子之间互补顺应的功能,不应该受到原生家庭父母、子女,甚至外在其他因素的干扰及介入;手足子系统之间协调、沟通能力的学习,也不应该受到父母的过度干涉。

  因此,功能良好的家庭,子系统的界限是清清楚楚的,既能允许子系统的成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执行功能,又能允许成员与外界之间可以互动交流。总而言之,就是界限必须充足清楚以避免干扰,又有足够的弹性,使各个子系统之间有合理接触。

  当然,龙迪还补充,界限在家庭系统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是有弹性的,而非固定不变的。例如,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子系统更倾向于紧密地连接,当子女长大离家后,父母与子女子系统之间就需要保持充足的心理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问题或者共同生活的亲属的症状,是因为界限模糊导致家庭结构的功能不良所致。以当下普遍的一对年轻有孩子的夫妇与各自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关系为例,典型特征是“三代人煮成一锅粥”。

  龙迪曾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将这种家庭中妻子、丈夫、娘家、婆家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描述为“四方会谈”,每一方都确乎有自己的道理。“不过,大家也许在这样的状态里都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婚姻不是联合制,婚姻王国只属于两个人。”

  “虽然也许我们会出于种种原因,请老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入驻我们的‘王国’,但绝对不能让老人们把当下的‘国王’和‘皇后’重新拉回他们原来的‘王国’,变成养尊处优的‘王子’和骄傲的‘公主’。那样,就只会不断地丧失主权,伤害‘国民’利益,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王国’土崩瓦解。”这个比喻曾给了很多人以启发。

  龙迪说,如果一定要描述小两口与各自原生家庭之间关系,应该是一种互惠的外交关系。但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首先是要守住各自独立王国的主权,拥有属于自身个人王国的规则,且实施自主管理。“这种规则是由各自的小家庭不断磨合、探索形成,而不是对原生家庭规则的照搬。”

  在她看来,改进这种典型的家庭关系的唯一目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代人的共同成长,年轻人要学习合作,原生家庭要学习放手。

  龙迪给小家庭的建议是,年轻夫妻首先要接受并学习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分离并不代表决裂,子女与父母之间仍就保持着坚固的情感连接。但是,年轻人的成长要不再仰仗着原生家庭的滋养,而是要向更广阔的外面的世界吸收营养,然后反哺自己的原生家庭。“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像婴儿断奶,会难过,会不安,但只有经历并度过此阶段,才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养分,你的生命才可能壮大。”

  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小两口要负担起自己的责任,顾及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必须花时间一起照顾孩子,分担家务。“只有双方合作,享受过程,才是对建设家庭最有意义的事。夫妻一方孤零零地干活,那叫‘长工’,对身心都是无益的。”

  此外,在协调与父母的关系时,夫妻俩先要相互商量后达成共识,再统一和双方交流,绝不能以相互伤害彼此利益为代价。遇上问题,更需要夫妻共同协商,找到兼顾大家庭和小家庭利益的办法,获得共赢。

  至于大家庭,龙迪的建议是,要容许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生活规则是不同的,让子女花足够的时间去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规则。当小夫妻有冲突时,长辈能做的最有益的事情是,去促进年轻夫妻耐心地相互协商,并且相信他们有能力积累经验、解决冲突、转化困境。

  “父母常常对子女的日常生活不放心,他们干预子女的实质其实是为了安心。”但龙迪坦言,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能力同样不是曾经的父母给与的,而是自己在生活中学习所获得的。“只有把主人的身份还给子女,他们才有机会,有时间和空间去锻炼自己,学习怎么样做合格的父母。”

  长辈还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关心自己,给自己一些时间、空间,营造一个安详、喜悦的生活氛围。“其实,老年人并不是特别需要做太多事的,保持健康、安详、平和的状态,能够给予下一代很大的生命希望和信心。”龙迪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