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29 03:36:38 | 作者: 爱游戏平台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这首歌是臧天朔的保留曲目,也成为他一生的标签。
臧天朔虽然离去了,但关于朋友的话题永远都不可能消失,朋友间的分分合合每天都在上演着。
在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唐晶和贺涵为何会分开,主要是唐晶与罗子君太过亲密,没有界限感,面对罗子君的求助不懂得拒绝。
从罗子君被出轨开始,唐晶对待对方的态度就是:有能力要帮,没能力借助贺涵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也要帮。
罗子君发现了自己的美容卡被妈妈刷完了,就用唐晶的;鞋子被挤坏了,就打电话让唐晶绕道去接;被赶出家门了,就住在唐晶家。
离婚后,唐晶可以为了罗子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动用任何资源,收拾陈俊生和他的情人凌玲。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贺涵和罗子君从欣赏到依恋,从嫌弃到挂念,彼此有了好感。
唐晶与贺涵分手的教训告诫我们:再好的朋友也要留有余地、懂得拒绝,否则突破界限就是友谊的尽头。
“我们既然在谈恋爱,还分什么你和我,彼与此吗?”这大概是很多情侣们的通病。于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上,往往会出现非常自然地使用对方的物品,接听对方的电话,翻看对方的手机,理所当然地吩咐对方做事等现象。
这就使得两个人在感情中没有了界限。也正因为失去了这种界限,导致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产生了彼此间的不信任,乃至最终的不欢而散。
在一段感情中,自己对自己的定位特别的重要。哪怕两人的感情再好,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正所谓小别胜新婚。
有时候,适时适当的距离却是能为感情增添美好。过度逼迫对方的后果,往往会让对方更加想要逃离你,因为你已经让他无法呼吸了。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普遍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孩子跌倒了要扶起来;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要吵到校长那里去;孩子考不好要找关系升学;孩子找女朋友要自己同意才行。
稍微不听话一点,违背她要求了,她就道德绑架,说你自私,不孝顺不考虑家人感受,只顾着自己开心,害家人担心巴拉巴拉。
我下班了,要跟朋友晚上出去玩,就必须得和我妈打个电话,报备下,如果她答应了,我才能去赴约。不答应的话,我就得马上回去。有一回,跟朋友一起玩得晚了些,我妈就说,你怎么还不回来,我心脏难受死了。我当时在开车,听了我妈的话,心理就莫名烦乱,就开始乱开车,差点出了意外。
一直在为怎么样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周旋于妈妈和女朋友之间而烦恼,甚至自责。回到家,缺少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离开家,又会被妈妈指责“不孝顺”,她甚至会以自己的身体健康做要挟。
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往往都有一个被忽略和伤害的童年。他们虽然外表强势,其实内心却藏着一个极度需要被证明和被看见的自我,并且会将这个自我强加在孩子身上,不断的去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最终挫伤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释放自我,而有一些东西潜意识里其实是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比如你很关心一位朋友,他可能一段时间内向你倾述。但你知道的慢慢的变多时,这难免给对方造成压力,长此以往对方就会觉得和你相处很累。
心理学“自我边界理论”认为:人际界线不清晰最典型的两大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以及过度暴露。
前者是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总是以心理咨询师或救世主的身份自居,把关注别人当做自己的义务。后者是总喜欢跟别人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
毕淑敏说过,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保持界限感。凡事留有余地,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才能在一切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
圈子不同,不能强容;想跟别人愉快地做朋友,就不能强人所难;收回玻璃心,别人更愿意理解你……“界限感”便是是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魔力法则。
保持距离感,并不是说刻意互相提防,而是保持适当的距离,常怀敬畏心。有了敬畏心,才能“君子之交谈如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国ATACMS弹道导弹几乎成为俄国S-400防空系统克星,一打一个准
18分逆转!绿军3-0步行者夺东决赛点!塔图姆36+10内姆哈德32+9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华为 Pura 70 系列推送鸿蒙 4.2.0.162 更新,再次优化相机拍摄